大家好,落叶松褐锈病,关于落叶松褐锈病的简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落叶松褐锈病是由落叶松拟三胞锈菌引起的、发生在落叶松的病害。发病初期,针叶尖端或中部出现褐色小斑;6月中、下旬于病斑相应部位的叶背面形成黄色突起;7月上、中旬夏孢子开始成熟、飞散。发病后期,冬孢子堆数量逐渐增加,叶面萎黄,甚至干枯脱落。
2、落叶松褐锈病于1951年首次在长白山林区发现,随后在东北地区的落叶松人工林中该病害的发生较为普遍。据2010—2013年在中国的敦化、安图、汪清、延吉和珲春等地调查,株发病率达60—100%。该病能够侵染各种落叶松针叶,以苗期和人工幼林较为严重,使患病寄主苗木及林木生长受到影响。
3、落叶松褐锈病的防治防治法主要有合理地进行修枝间伐抚育;发病后需要及时进行化学防治。
本文关于落叶松褐锈病的简介就讲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