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东英吉利大学(UEA)的最新研究,中国需要减少对煤的依赖,并改善其使用的燃料范围,以确保长期的能源安全。
该研究发表在“技术预测与社会变革”杂志上,研究了中国电力供应的未来及其在减少碳排放方面面临的问题-全国中国的电力部门占其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一半以上。
该国的电力部门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部门,能源安全问题意味着中国通过国内资源满足其电力需求,导致系统严重依赖煤炭。然而,电力和直接煤炭消费需求的增加以及自身供应的逐渐枯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进口国。
UEA诺威奇商学院和廷德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首席研究员KonstantinosChalvatzis博士说:“中国的能源部门面临着实现安全和负担得起的供应,同时减少碳排放的压力。关于中国能否放弃煤炭的长期争论,因为这会损害其供应安全。
“我们建议中国政府继续努力实现两个主要目标:第一,增加风能和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在燃料组合中的份额,从而保持高能源独立性。如果需要进口,则优先考虑核燃料和天然气等非煤燃料。这两个目标将改善电力供应安全,同时允许中国经济脱碳。“
研究人员承认中国似乎正在引领其电力行业远离煤炭的主导地位,但研究人员表示,在这个阶段,这只是一个渐进的渐进式变革,不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产生完全不同的燃料组合。
“我们认为,长期积极部署可再生能源将解除中国煤炭偏向的技术依赖,并提高各方面的供应安全性,”商业与气候变化高级讲师Chalvatzis博士说。“然而,由于长期的煤炭锁定可能会阻碍中国实现其全部潜力,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国供应多样化的减少将无法恢复到20世纪20年代之后。
“中国的快速增长率既是挑战,也是国家能源未来的机遇。挑战在于确保增加能源供应,同时保持脱碳路径。相比之下,机遇在于将历史煤炭锁定转变为多元化安全的能源供应系统将为未来几年的中国经济提供动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其电力部门是最大的煤炭需求来源,消耗了该国约一半的煤炭。电力消费继续快速增长,2013年前三季度增长率达到7.2%,同期电力生产增长6.8%。
Chalvatzis博士说:“决策者必须设计一条受中国或其他国家引起的国际能源价格和技术'倾销'作用的影响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气候政策,它对能源价格的影响及其后果还需要考虑全球经济的福祉。
“国际社会密切关注中国脱碳之路的成功。中国政府承诺实现国际排放目标的能力与其实现这些目标的能力有关,同时又不影响其能源供应安全和发展前景。